創新工場深港青年創業忙

2019年05月05日09:08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創新工場深港青年創業忙

  南海之濱,深圳河畔新潮澎湃。

  一河兩岸,河套A區規劃建設如火如荼展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破土動工,郁郁蔥蔥的山腳下,施工機械正在平整土地。河套C區附近的福田保稅區,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等合作項目綻放新顏,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吸引了23家高新科技創業團隊進駐。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部署和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美好願景正變成生動現實。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東風,“養藏深閨”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駛入發展快車道。在“五四”青年節前夕,本報記者走進合作區,實地探訪這一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切身感受粵港澳青年在此創新創業的熱度。

  昔日小“飛地” 今成合作大平台

  站在福田保稅區長富金茂大廈44樓舉目眺望,遠處的梧桐山、近處的深圳河盡收眼底。聯接深港兩地的皇崗口岸和福田口岸,兩座大橋比肩而立,一派繁忙景象。

  深圳河是深港合作的最早見証之一。上世紀90年代,深港合作治理深圳河,將彎曲的河床拉直,“造出”了一片面積約0.87平方公裡的河套地區。一片希望之地就此誕生,並且為大灣區發展埋下了畫龍點睛的伏筆。

  “當年的一塊小‘飛地’,如今成為合作大平台。”陪同記者走訪的福田區發改局副局長溫文超介紹,在深港兩地的合力推進下,河套地區奏響了深港科技創新緊密對接、深度融合的交響序曲——

  2017年1月,深港政府簽署河套地區共同開發合作備忘錄,明確聯手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合作區面積約4平方公裡:位於香港一側的河套A區,面積約0.87平方公裡﹔包括皇崗口岸、福田口岸及周邊配套功能區的河套C區位於深圳一側,面積約1.67平方公裡﹔福田保稅區面積約1.35平方公裡。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一個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合作區,同時也是唯一一個雙方跨境接壤互聯互通的合作區。在合作區展示交流中心,一部以“新時代、新灣區、新平台”為主題的宣傳片向記者展現出合作區的美好前景,令人怦然心動——作為繼前海之后的又一個深港合作重大平台,合作區將全力打造立足粵港澳和面向國際的科技創新合作綜合性平台、開放協同創新的戰略樞紐、政策制度創新的試驗區。

  從規劃到落實,合作區一路走來,發展正在“加速度”。深港雙方高度重視合作區的建設,共同組建了聯合專責小組。不久前召開的深港合作會議提出,共同建設合作區,打造融合“一國兩制”優勢的國際化開放創新平台。

  走馬合作區,所見所聞,記者感受到這裡熱火朝天的景象——深圳河對岸,河套A區規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開始破土,不久將拔地而起,重點發展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新材料、微電子和金融科技等產業。深圳方面,園區首批11個重大項目已經開工建設,63個合作項目順利落地。福田保稅區環境提升工程率先啟動,皇崗超級跨境口岸規劃提速展開……

  “合作區面積雖小,卻孕育著大希望,必將有大作為。”溫文超充滿激情地說,“從現在起,用5到8年時間完成基礎設施建設,10年時間基本成型,屆時的合作區必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璀璨明珠。”

  科技“小巨人”扎堆新“硅谷”

  縱觀世界知名灣區,科技創新是灣區經濟的關鍵所在。科技創新合作,一直是深港合作的“重頭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兩城正相互激發科創動能。

  高303.8米的長富金茂大廈,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最高樓,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福田)位於19樓和21樓。

  “為助推合作區建設,福田保稅區規劃建設了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三個創新載體,梳理30余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僅這棟大廈就有5000余平方米。”創新工場負責人鄧小昆介紹,去年8月,創新工場應運而生,目前已有23家高新科技創業團隊扎堆於此,涵蓋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物聯網等新興領域。

  走進創新工場,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辦公區域被分成不同的隔層,創業團隊有的正在開展頭腦風暴,有的聚精會神專注科研,有的忙著尋求市場對接,呈現出一派生機與活力。

  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位於創新工場的東南角。來到公司,一款形似智能手表的無創血糖測試儀引起記者的注意。在研發人員的演示下,戴上“手表”,將手指放在表盤上,約一分鐘后,血糖指數等指標通過藍牙傳輸到手機上。

  “傳統測試血糖通過扎手指採血檢測。我們的智能測試儀採用最新的光譜技術及心電圖技術,實現無創監測。”舒糖公司董事長何耀威用帶著“港味”的普通話向記者介紹。

  測試儀雖小,瞄准的卻是全球超過4億糖尿病患者的大市場。何耀威介紹,舒糖公司已申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歐洲統一安全認証,產品有望今年7月面世。公司已引起科技巨頭華為公司的注意,雙方正在洽談合作事宜。

  在舒糖公司辦公室的斜對面,是另一家創新“黑馬”——深圳顯揚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注三維機器視覺以及機器人應用系統研發制造。

  2018年,丁克在香港成立顯揚科技研發中心,並帶領團隊來到創新工場,很快獲得2000萬元融資及8000萬元意向融資。

  顯揚科技團隊共20人,核心成員或畢業於香港名校,或住在香港。顯揚科技“相中”創新工場,除了往返兩地便捷外,更重要的是這裡完備的產業鏈。“深圳有大量提供元器件、核心部件的公司。一小時內,我可到達幾個主要供應商的辦公室,這在香港難以做到。”

  顯揚科技已與寶潔、格力、美的等珠三角名企建立合作關系。丁克說,“顯揚科技將依托香港高校資源,以深圳為研發中心,在佛山、東莞等地為組裝應用中心,真正發揮大灣區產研互補的優勢。”

  在他看來,香港的科研和深圳的產業化能力,將通過合作區強力輻射,從而帶動廣深港澳科技走廊的加快構建,打造南海之濱的新“硅谷”。 “扎根新‘硅谷’,我們將專注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這個細分市場,像大疆科技那樣,成長為一個世界級的企業。”31歲的丁克暢想公司的願景。

  深港青年創新創業逐夢大灣區

  青春的氣息,在創新工場激揚﹔精彩的創業故事,在合作區不斷上演。

  90后青年孫立發是港中大博士,年紀雖小,在業界卻是名聲響當當,曾在國際語音轉換比賽中獲全球第7名。2016年,他在香港成立聲希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的結合,為青少年英語學習定制智能課程軟件。

  人的聲音是極具個性的,不僅能被克隆,還能糾錯。你用低沉男中音說一句話,它馬上可以轉換成女生的可愛聲線﹔你說英語,它能精確說出發音錯誤的地方,然后用你自己的聲音再准確地念出這個單詞,甚至可以克隆名人的聲音……

  孫立發向記者現場演示了帶有語音轉換、發音糾錯功能的APP,讓記者領略到語音科技的神奇。

  去年8月,聲希科技入駐創新工場。“我們的創始團隊主要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人機交互實驗室,在語音識別領域擁有國內外多項專利。”他介紹,現在很多一線城市的家庭為小孩請外教學習英語,所費不菲。而下載該APP課程軟件,既達到真人教學的效果,還可個性化練習,平均每課時花費僅10元左右,市場前景廣闊。

  對於創業者來說,創新工場的營商環境如同“強磁場”,極具吸引力。孫立發對此深有體會,“政府不僅在租金上減輕我們的創業壓力,還在資源對接、知識產權保護、融資等方面給予很大的幫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港澳青年發展得好,香港、澳門就會發展得好,國家就會發展得好。要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共青團福田區委書記羅耿彪向記者介紹,“設立創新工場,是深圳牢記囑托,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項具體舉措。”

  為港澳青年在深創新創業營造更好環境,創新工場不僅為創業青年提供學習交流、政策解讀、城市融入、創業問診等貼心服務,還為初創企業提供法務、知識產權、人才公寓等一系列“保姆式”服務。曾經在香港創業的張立國,最終把公司“落子”這裡,看中的是這裡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

  張立國創立的科美集團,致力於圖像增強、霧霾穿透等領域的研究。他向記者展示一台外形酷似望遠鏡的霧霾穿透儀,遠處煙霧籠罩的梧桐山電視發射塔,清晰地顯示在記者眼前。“這款儀器可在五公裡范圍內調焦穿透霧霾,已應用於智能交通、安保等多個領域。”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業青年,爭相“搶灘”創新工場,融入大灣區發展大潮。

  “逐夢大灣區,我們的青春與夢想在這裡揚帆起航﹔依托大灣區,我們有信心創造出更多讓外界驚嘆的產品。”對未來,張立國無限憧憬,更充滿期待。(記者 鄭向鵬 朱良駿 秦小艷)

(責編:胡葦杭、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