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廉政風雲》《掃毒2》《葉問4》《新喜劇之王》四部合拍片穩坐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前四位,合拍片成為香港電影創作的主流。同時,合拍片也是內地電影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榜前十位中,就有《紅海行動》《美人魚》兩部合拍片躋身其中。
8月15日下午,由廣東省電影家協會主辦的周末電影講壇舉辦《香港與內地合拍片的歷史關照與現狀觀察》線上講座,請來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燕,剖析香港與內地合拍片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歷史回溯
上世紀90年代誕生多部經典合拍影片
2004年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貿易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為香港與內地合拍片奠定了政策基礎,促成了往后十多年合拍片的繁榮發展。其實,從改革開放初期,香港與內地就開始了電影上的合作。內地擁有大量自然和人文風光以及較低的人力成本,吸引著不少香港電影人前來進行創作。
電影《少林寺》(1982年)便是合拍片興起的標志。《少林寺》由香港中原電影制作公司拍攝,張鑫炎導演。影片在武術隊中挑選真正會功夫的演員、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取景實拍,明顯區別於當時在片場拍攝的香港武俠電影。《少林寺》公映后大獲成功,香港票房高達1600萬港元,更成功開拓了國際市場,海外版權總收入超過2000萬港元。
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是合拍片的一個小高潮,許多香港的電影公司與內地的電影制片廠合作,合拍片年產量超過30部。港片迷津津樂道的多部經典之作其實都是合拍片:《新龍門客棧》(1990年)由香港思遠影業公司與瀟湘電影制片廠共同拍攝﹔《黃飛鴻之獅王爭霸》(1993年)由香港嘉禾電影和北京電影制片廠共同出品﹔《霸王別姬》(1993年)由北京電影制片廠與香港湯臣電影等共同出品。
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合拍片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陷入低潮。直到2004年,CEPA的出台及時止住了合拍片的頹勢,香港電影可以以合拍形式進入內地,不受每年的進口電影配額影響。張燕認為:“這是香港電影登陸內地門檻最低、承擔風險較小、分享收益較多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有利於整合優勢資源,創造新的電影生產力。”
合拍現狀
“新主流電影”和“新香港性”引領潮流
CEPA出台至今已經16年。在香港電影市場萎縮、內地電影市場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合拍片已經取代純港片,成為香港電影創作的主流。張燕在講座上展示了一組數據:2019年,香港電影市場全年影院首輪上映的影片共有326部,香港電影包括合拍片46部。目前香港電影年產量維持在50部左右,而當中大部分都是合拍片。
張燕分析,當下的合拍片出現了兩個新潮流。一個是“新主流電影模式”:“有些合拍片能在商業化和娛樂化的敘事模式中體現國家主流意識形態。不少香港導演都拍攝了內地故事,比如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緊急救援》、劉偉強的《中國機長》、李仁港的《攀登者》等。同時,也有內地導演拍攝香港題材電影,這就形成了一種互補互通的狀態。”
另一個潮流是“新香港性”。張燕認為,2010年左右誕生的《歲月神偷》《葉問》《十月圍城》等一批電影均呈現出典型的“新香港性”文化景觀。這些電影以懷舊元素表達“港味”,是對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香港電影的一種傳承。在她看來,這些電影塑造了一個正面的香港形象:“比如《葉問》,片中葉問這個角色繼承了傳統武俠片中行俠仗義、為家為國的英雄形象,而且將他英雄的一面與生活中普通丈夫的一面結合得很好。它不僅是功夫片,也重新塑造了香港人的正面形象。”
未來展望
粵港發揮各自所長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在張燕看來,內地和香港在電影創作上各有優勢:內地的素材、資金、風景等資源豐富,市場需求大﹔香港則在人員和技術上相對突出。而廣東和香港這對“鄰居”,更是有著非常大的合作空間:“粵港之間的合作是有歷史淵源的,香港制作的第一部電影《胭脂》(1925年)就是在廣州取的景。當下,廣東是一個電影大省,市場容量非常大。”
在未來的電影生產中,香港和廣東可以如何分工?張燕坦言,香港一直扮演的是電影創作的角色,尤其是商業化類型作品的生產。在她看來,香港和廣東的語言、文化相通,電影創作和觀眾所能接受的理念也是相通的,未來兩地可以嘗試發揮各自的所長:“電影的故事內容可以多跟廣東本土接壤,香港則更多地發揮‘講好故事’的功用。”(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李昀澤)